又一家A股千亿龙头将目光投向了港股市场,7月2日晚间,果链龙头立讯精密(002475.SZ)公告,公司正在筹划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事项。
数日前,同为“果链”核心企业的蓝思科技(300433.SZ)刚刚启动H股招股,而歌尔股份(002241.SZ)也早已公布分拆子公司赴港的计划,至此,“果链三巨头”有望在港股“会师”。
政策与市场暖风频吹 “果链”巨头“会师”港交所
A股龙头企业集体“南下”,已成为2025年资本市场的一道风景线。
除立讯精密外,蓝思科技已于6月30日启动招股,计划于7月9日正式在港交所挂牌,公司管理层在新闻发布会上明确表示,希望通过在港融资,为新兴产品的研发及海外产能扩张储备充足资金。
而歌尔股份此前亦有公告,拟分拆旗下从事微电子业务的子公司歌尔微电子赴港IPO。如今,随着“果链一哥”立讯精密的入场,三家深度绑定苹果、总市值合计超过5000亿元的巨头,未来有望在港交所齐聚一堂。
企业动向的背后,是政策与市场的双重“暖风”。
政策方面,中国证监会此前多次表态,将“支持符合条件的内地行业龙头企业赴港上市”,并推出多项政策便利、规范企业赴港上市,以便龙头企业能够充分利用“两个市场、两种资源”。
除“果链”企业外,宁德时代(300750.SZ)、美的集团(000333.SZ)等不同领域的行业龙头近期也公开披露赴港融资计划。
市场方面,港股在经历长期调整后,于2025年迎来显著回暖。公开数据显示,今年一季度,香港新股集资额已跃居全球第四,同比增幅近三倍,市场的流动性与投资情绪均在逐步修复。
“鸡蛋与篮子”的考量新业务渴求资本输血
自身的战略考量是立讯精密赴港上市的核心推动力。
公司在公告中表示,此举旨在“深化公司全球化战略布局,增强境外融资能力,进一步提升公司治理透明度和规范化水平”。而从公司近期的业绩报告和高管表态来看,此次赴港上市或许还有另外一个目标:为新业务“输血”,以便新业务快速成长壮大,进而从根本上优化公司整体营收结构,破解市场长期关注的“大客户依赖”问题。
今年5月,立讯精密高管曾在公司投资者交流会上坦言,规避风险的关键在于避免把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",公司始终秉持风险意识,深刻认知市场动态变化的规律,持续推进多元市场与品类的业务拓展。
根据立讯精密2024年报,报告期内,其汽车互联产品及精密组件业务实现营收137.58亿元,同比增长48.69%;通信互联产品及精密组件业务实现营收183.60亿元,同比增长26.29%。这两大板块的增速,均远超营收主力消费性电子业务(同比增长13.65%)和公司整体营收增速(15.91%)。
新业务快速增长的背后,是巨大的资本投入。在汽车电子领域,立讯精密表示,智能电动车为中国汽车产业链带来“弯道超车”的机遇,“立讯汽车团队在内生增长及未来外延发展方面均值得肯定。”
目前,公司不仅在国内多地布局,更于去年斥资超5亿欧元收购德国百年汽车线束厂商莱尼公司,急需资本进行后续的整合与全球产能扩张。
在AI通信领域,立讯精密则称已“提前10年以上布局”,目前在服务器电连接、光模块、电源与散热等领域全面发力。公司透露,部分业务的成长性均“远超行业平均水平”。随着AI服务器需求的爆发,这块业务无疑是公司未来的星辰大海,同样也需要持续的研发和资本投入。
立讯精密方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,港股发行上市将“为公司海外业务拓展、新技术研发、全球产能布局等提供更充足的资金保障”,并“有助于公司借助国际资本力量,深化与客户在数据中心领域核心产品上的技术协同开发”。
面对并购(如收购德国莱尼、闻泰部分ODM业务)可能带来的短期负债率上升,公司管理层在上述交流会上表示,已对未来五年的现金流进行了系统性测算,对财务健康与业务发展的平衡具备深刻理解。此次赴港上市,无疑是其优化资本结构、获取长期低成本海外资金的关键一步。
目前,立讯精密尚未公布本次H股发行的具体融资规模和时间表。同时,公司在公告中提示,该事项尚需提交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审议,并经中国证监会备案和香港联交所审核,最终实施具有较大不确定性。